走进彭阳的印象
宁夏彭阳县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麓东部,全县有回族人口8.03万,占彭阳人口的30.2%,也就是说回族人口占彭阳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自从1983年彭阳建县以来,回族团结一心,回汉之间,亲如一家,社会和谐,安居乐业,从未发生过任何民族矛盾和宗教教派纠纷。我们一行怀着一探究竟的心情,踏上了去彭阳采访的行程。从银川出发,沿福银高速经青石拐入彭阳境内,沿公路两旁的山峁沟梁,无不刻写着人工造林美化自然的痕迹。沿途村庄大多掩映在树林之中,从店洼到彭阳县城这段公路两旁耸立着高大整齐的白杨树,从路基与树根的距离就可判断出公路几经拓宽,而这两排杨树却被很好地保存下来,顷刻间能感受到彭阳人对自然生态的热爱与保护。早就听说“生态立县”是彭阳建设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沿途所见也印证了宣传与实情基本吻合。求真务实是彭阳留给我们大家的初步印象。踏进彭阳县城,干净整洁的卫生坏境让人耳目一新。在县政府后院那幢低矮的小二楼上,我们见到了彭阳县宗教局的负责人,握手之后,没几句客套话,就转入正题。他说,彭阳县整体上来说是民族和睦团结、宗教和顺互敬、社会和谐稳定。当然,这些除了彭阳民风淳朴的底蕴外,都源于历届县委、县政府对民族宗教工作的关注重视和科学践行,如果要想解读彭阳社会团结和谐的根由,只有我们走进彭阳,深入社区,实地采访、田野调研,才能较为全面地认识彭阳和谐社会的经纬和厚度……
于是,我们开始了对彭阳为期近一个星期的采访。
和谐主任名号响
说起彭阳古城镇的中坊清真寺管委会主任马世云,其知名度较高,被随意采访的人几乎都能一股脑儿说出有关马世云的许多事儿。在中坊方圆十数里,街坊邻居间如婆媳不和,兄弟矛盾,生意纠纷等生活日常矛盾的调解,几乎都离不开马世云,但凡他出面调解,差不多都能皆大欢喜,圆满解决。因此,群众就送给他一个“和谐主任”的名号。当我们在中坊清真寺里见到马世云时,他衣着朴素,一脸诚厚,很难让人和他如此响亮的名头联系在一起。清真寺院子里刚做完礼拜的一些村民告诉我们,这些年来,经马世云调解的矛盾纠纷总数大约在1500多人次。当我问及搞调解工作对他的生意有没有影响时,他们说,影响肯定有,但不全是负面的,由于他常年四处调解矛盾纠纷,附近的村民,无论回汉,和他都很熟悉,也很信任他。他做的是贩牛的生意,群众卖给他的牛常常比卖给别人的要便宜一二百元,所以他的生意利润相对好一些,在他看来,这算种豆得瓜,是个意外收获。但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必然的回报。由于他调解矛盾纠纷时,能一碗水端平,调解入情入理,从不索取任何报酬,由此赢得了群众的真诚拥护。2013年古城村选举村主任时,全票1700票,他以1670票的高票当选,是团结和谐的一个典型事例。
我们在新集乡沟口村采访时又遇到一例,沟口清真寺寺管会主任剡品峰。他也是由于在担任寺主任期间数年如一日,不计个人得失,无偿为群众调解生活中的各类矛盾纠纷而赢得群众的信任,高票当选沟口村村主任。我们在与剡品峰交谈中了解到,他的经历和马世云如出一辙。但他讲到的一件小事,却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沟口村一村民,性格倔强固执,三句话不投机就会和人发生争吵。由于剡品峰常给这个即倔又聋的人剃头、刮胡子,天长日久就有了较深的感情,所以,他和村民及亲属闹矛盾纠纷时,除了剡品峰,谁说都听不进去。这件极平常的小事,却解开了一个我常常思索却不得要领的疑惑:清真寺的管委会主任一般都由有威信的人担任,但威信是怎样形成的呢?剡品锋帮群众剃头、刮胡子的小事让我忽然间明白,其实社头威信的形成非常简单,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用不着豪言壮行,只要能把群众滴滴点点的小事放在心上,干在手上,长此以往,就会得到群众的诚心拥护,就能树立起威信。这也是在民族社坊的各类矛盾纠纷调解中,寺管会主任往往能起到关键作用的根本原因。而宗教人士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方面的作用,已得到了整个社会的认同,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推广,成为维护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一支重要力量。
勇当政策宣传员
我们在彭阳采访得知这样一个信息,各清真寺的阿訇,都不同程度的担任当地各项政策宣传员的角色,宣传内容涉及计划生育、封山禁牧、新农合、新农保等等。而且每项政策实施推广,经过阿訇利用主麻日演讲卧尔兹等宗教活动进行宣传后,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比如,中坊清真寺的马彦贵阿訇对我们讲,在中坊村,像新农合、新农保这样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执行之初,由于受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影响,并不被群众接受,虽经村干部一家挨一家苦口婆心的宣传解释,但工作并无多大起色。后经阿訇结合教义大力宣传,才逐渐被群众接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在,群众缴医保和社保的积极性很高,再也不用村干部去上门催缴了。随后,我们在任河村的北洼清真寺采访中得知,2013年,彭阳修建高速公路时,要经过任河村,土地征用牵扯到穆斯林群众40多座坟的搬迁问题,政府出面前后协调过多次,但都未能圆满解决。该社坊执坊阿訇和该村的杨宝瑞哈吉,主动出面帮助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并结合教义做坊民的思想工作,经过耐心说服,坊民的思想转过了弯,事情得以圆满解决,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白河村的村主任张治祥对我们说,原来,阿訇专讲教门的事,对宣讲政策并不热心,现在不一样了,阿訇即讲教门,又讲政策,阿訇也成了“政策宣传员”。我们对此还是不太明白,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这样几件事,也才明白了其中缘由:一是为加快彭阳县民族乡镇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县第一批扶贫开发攻坚整村推进的22个村,其中有15个少数民族聚居村。2012年,在少数民族聚居村发展设施农业5.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4%,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670余件,对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13451人次354.6万元,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6532户26253人5162.2万元,投入各类帮扶资金4400余万元,有效地解决了少数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二是为挖掘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彭阳县统战、宣传、宗教局等部门牵头,每年举办一届回族花儿演唱会或卧尔兹演讲比赛大会。三是在开斋节、古尔邦节等回族穆斯林的传统节日,都会由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一把手带队,组织四个组,对宗教界人士、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慰问座谈,同时倾听他们代表信教群众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竭尽所能的给予解决。四是2013年,县委、县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组织100名执坊阿訇在宁夏伊斯兰教经学院举办了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培训班。组织宗教人士“走出去”,实地考察观摩了银川、吴忠等城市重点建设项目,以及中华回乡园、纳家户清真大寺、同心清真大寺等民族文化基地和宗教活动场所。百名阿訇通过学习和观摩,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提升了素质,提高了执坊水平。这些只是彭阳县民族宗教工作的一个极小的侧面,但窥一斑而知全豹,由此可知,正是由于彭阳县党委、政府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始终对民族宗教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对民族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给予政策倾斜和大力扶持,才赢得了少数民族的真城拥护,提升的党和政府的号召力、凝聚力和亲和力,才使阿訇等教职人员心悦诚服的担当起了党的政策的宣传员。
宗教和顺新局面
彭阳社会的各类矛盾,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类摩擦纠纷所致,与民族之间、教门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从采访的实情看,教门和顺是彭阳县宗教社坊的主旋律。据古城中坊清真寺马彦贵阿訇介绍,中坊寺属于哲合忍耶门宦,但在这里做礼拜的穆斯林各教派、各门宦俱全。礼拜时、除了阿訇的领拜外,其他的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寺管会主任马世云说,在中坊寺来礼拜的穆斯林群众,哲合忍耶门宦的占30%,其他教派、门宦的占70%,这种现象在彭阳民族社坊中普遍存在而非个例。
我们在对彭阳属于不同教派、门宦的城关、北庄洼、羊坊、杨河、郭家庄、崾岘、张湾等十几所清真寺进行采访时都发现,这里无论是阿訇等教职人员还是广大的穆斯林群众,基本没有教派、门宦隔阂,各教派、门宦之间相处融洽。在社会生活中如送埋体,举行结婚仪式等等,请阿訇时,一般不分教派、门宦。只是按照地域远近以及平常的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中有无联系来请。各教派、门宦在过尔麦里等较大宗教活动时,也是只以日常有无联系来请,不分教派、门宦。在建清真寺等宗教场所时,各教派、门宦之间更是相互帮助、互相支持。如杨河清真寺,属于伊赫瓦尼教派,在翻建清真寺时,哲合忍耶门宦的北庄洼清真寺执坊阿訇,在主麻日聚礼上,倡导本坊穆斯林群众在经济上积极支持杨河清真寺。北庄洼的穆斯林群众在杨河建清真寺期间,出乜贴大约在3000元左右。杨河清真寺建成后过尔麦里,北庄洼寺管会主任杨生昌代表北庄洼清真寺给杨河清真寺送去2000元的乜贴……
从总体上来看,在彭阳民族宗教管理部门的引导协调下,现已培育了一支品德上能服众、群众中有威信、学识上有造诣、关键时候起作用,懂法规、明大局的教职人员队伍。他们引领着各教派、各门宦的广大穆斯林群众,求同存异、互帮互敬、和谐共处,从而形成民族团结和睦、宗教和顺互助,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鲜活范例,对其他民族地区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共同富裕奔小康
新集乡的白河村,是个回汉杂居的村庄,是国家级拱棚蔬菜基地,全村有蔬菜大棚1500多栋,每栋大棚平均收入8000元以上,全村年总收入1000多万元,户均收入近4万元,成为远近小有名气的小康村。我们在蔬菜大棚中找见了正在忙乎辣椒育苗的村主任张治祥。张主任40来岁,性格开朗,极为健谈,他非常热情地给我们介绍说,2006年,彭阳县政府调整种植结构,推广蔬菜拱棚种植,但当时白河村的村民已尝到了薄膜玉米种植的甜头,谁也不愿意冒险去改种拱棚蔬菜。这时候,村妇联主任马秀慧与担任白河村下河寺管会主任的丈夫剡长吉自告奋勇的站出来,带头种植拱棚蔬菜。当时,新集乡在白河村计划推广30栋竹架拱棚蔬菜种植,而剡长吉夫妇一家就经营了20栋。一年下来,每栋拱棚收入3000多元,总计收入6万多元,比种薄膜玉米的收入高出近5倍,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明,自此,掀开了白河村拱棚蔬菜种植的热潮。现在,白河村每年生产各类蔬菜4000多吨,而剡长吉的长吉蔬菜合作社所收购销售的蔬菜就高达3000多吨,由此看来,剡长吉夫妇是白河村蔬菜产业名符其实的领头羊。在我们的建议下,张主任带着我们来到了剡长吉的家中。看到在大门口迎接我们的剡长吉夫妇脸上灿烂的笑容,就能感知他们夫妻和睦、生活幸福。在攀谈中得知,剡长吉从小在吴忠、甘肃等地学习经文20多年。后由于父亲生病去世,欠了一大笔债务,不得不放弃学业,种植蔬菜。由于他深受经学教育的熏陶,品行端庄,做事诚信,凡事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让来收购蔬菜外地客商吃亏,宁可自己少赚点,也要保障种菜的村民的利润,因而得到了客商和村民的信任,使长吉蔬菜合作社的生意越做越大。不知不觉间,我们之间的话题就由蔬菜种植转到了共同致富与团结和谐的关系上。说到此,大家交谈的热情就更高涨起来。张治祥主任说,他担任村主任已十几年了,前些年,别的不说,仅为调解村民相互挖占地埂的事,就让他非常头疼。这几年村民都在大棚里忙着劳动赚钱,谁也没功夫再去干那些得不偿失的事。剡长吉插话说,在前些年,每到农闲季节,人们三五成群,女的说闲话生是非,男的玩赌博起纠纷,小则骂架争吵,大则拳脚相加。自从白河村蔬菜种植形成规模之后,村民们一年四季都在棚里忙活着,那些说闲话,捣是非的事也就在不觉意间销声匿迹了。马秀慧不但是村妇联主任,还是彭阳县政协委员、固原市人大代表,对此,她也颇有感触的说,一个村整体上富裕了,一个村就和谐了。一个乡整体上富裕了,一个乡就和谐了……。的确共同富裕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决定因素之一。
回汉互助显真情
我们在前往彭阳新集的采访途中,碰到一位搭便车的当地回族妇女在旅途的闲谈中讲述,2006年,在沟口搞平田整地的一位汉族杨姓推土机司机在和时任沟口村村支部书记马得忠闲聊时说起自己的家事,杨师傅家住彭阳县王洼镇梁壕村,儿子才上初一,但家距离学校有几十公里的山路,他在外边打工,照顾儿子上学极为不便,马支书听后当即表态,把杨师傅的儿子杨玺军转到沟口中学来上学,吃住都由他家解决,看到马得忠爽快的表态,杨师傅反而犹豫起来,因为两家一不沾亲,二不带故,暂且不说。回汉还有生活习俗的不同,时间短了还好说,但要寄居上学,是长长的几个年头,这谈何容易!但看到马支书一家真心实意的想帮他,杨师傅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答应了下来。接着,办理转学等手续由马支书就一手包办了。
杨玺军在马德忠家一住就是三年,直到初中毕业……
听到这个故事,令我和我的同事都非常感动。决定绕道去沟口村拜访马得忠,不巧的是当我们赶到沟口村时,马得忠正好去了县城,他的爱人说,就那么一点小事,这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还采访个啥!别惹人笑话了!
彭阳县的7个民族乡镇中,大多是回汉杂居,在我们对彭阳为期一个星期的采访中,耳闻目睹了许多回汉一家亲的故事。新集乡马旺堡翻建清真寺时,附近的汉族同胞也纷纷解囊相助,据张湾清真寺的阿訇讲述,在主麻日,他讲卧尔兹的时候,好多汉族同胞也常常来听。沟口清真寺建设北厢房时,同村汉族宁姓的弟兄五人找到寺管委会主任剡品锋,每人捐资了200元。为尊重回族民俗,宁家弟兄还主动放弃了过春节放鞭炮的习俗。古城的几个移民村回汉杂居,村里的汉民没有一家养猪的。任河村的婚嫁喜宴,回汉相互恭喜,已经由来已久。汉族婚嫁喜宴,一般都会专设一个回族灶,做清真餐,专门招待前来恭贺的回族客人,还会邀请一个有声望的回族乡老来管理清真灶和招待回族客人。诸如此类,在彭阳随手都能捡到。总之,在彭阳,凡是回汉杂居的村庄,无论在街头巷尾,还是田间地头,遇见的男女老少都能讲出一大堆回汉之间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帮扶的事,在他们看来,这些事就像渴了喝水,饿了吃饭一样平常无奇。
一站两员挑重担
我们在采访中,还发现了另一件新鲜事儿,那就是彭阳县宗教局全力推广,普遍存在于彭阳各宗教社坊的“一站两员”机制。何谓“一站两员”呢?就是在清真寺建立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站,聘任寺管委会主任和该寺教长担任村级农村协调员和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以促进发挥宗教服务于社会的功能,提升完善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机制。据古城镇主管宗教工作的副镇长马文龙介绍,在古城镇39个宗教场所,已全面建立了“一站两员”的工作体系,并产生了明显的社会功效。古城镇司法所所长马国兴给我们提供了一组很有说服力的数据:在“一站两员”机制推广之前,经司法所调解处理的各类矛盾纠纷每年达80至100件次;推广之后,处理的各类矛盾纠纷下降到60件次左右。新集乡的宗教工作由武装部长马旭东分管,他分析说,就拿“一站两员”机制来说,应该说是实践先于理论,这种工作思路是对彭阳这些年来宗教服务于社会功能的实践总结和发展。反过来又对社会实践起指导作用,进一步提高深化了宗教服务社会的功能,助推了彭阳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由此看来,彭阳民族宗教部门在具体管理措施上诊脉准确,处方有效。直面于此,回顾咀嚼彭阳采访行程中的纵线横面,牵引起诸多思考:彭阳在建县30多年来,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人接班,事接茬的苦干实干,初步实现了山变绿、地变平、水变清、人变富的目标。正是源于这些丰硕的成果,彭阳县先后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生态林建设先进县”、“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卫生先进县”、“全区生态建设模范县”“全区首个平安县”等殊荣。在这些殊荣的后面有彭阳民族宗教管理部门的干部职工默默无闻的奉献,有他们与广大宗教界人士一起,凝聚能量,形成合力,全力以赴,共创共建的不懈努力。他们为彭阳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也为生态、宜居、富裕、诚信、和谐“五个彭阳”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作者单位:宁夏民俗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