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传统体育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回族遍布祖国各地,其体育运动项目有着地方性特征,凡地方流行的项目,也是当地回族人普遍参与的项目。在各类传统体育项目的选择与习练中,回族人以伊斯兰信仰为准则,能够强身健体、开启智力、陶冶情操、宜于社会及个人信仰的项目,往往参与者众,且会形成一定的特色,但影响信仰守持的项目则不会被回族人民接受。本文以武术和方棋为例,简谈回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伊斯兰信仰的关系。

具有回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很多,就全国而论,武术是最为典型的大类。回族习武练拳与其民族渊源的职业特点有一定关联,蒙元时期随蒙古大军东来的回回人中军士是较大的一部分人群,这些回回军士随蒙古军征战并随着战事结束而留守中国各地,多成为世袭军人,从已整理出版的各地回族家谱中可集中的看到,直到明朝初年,迁居各地的回族多由政府派遣驻守而去,如湖南各地回族,多由江南派去担任指挥使、指挥同知等武职而定居[1]。如马明达先生所言:“不少回族先民以军功世荫成为职业军官或军户……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明朝,久之,一部分世袭军人变成了靠武技吃饭的职业武师或教师,他们或效命于军旅,或寄身于民间,慢慢成为世袭罔替的武技职业家族。这部分职业武术家族成员,对武术……等运动项目在回族群众中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

经过元明两朝的“涵养发育”,随着回族伊儒结合的文化特点的形成,“在清朝,回族终于形成显明的尚武精神,形成本民族的体育系统及其文化特色。”回族人民把习武作为“逊奈”(圣行) 来尊崇,许多宗教界武术界知名人士号召穆斯林效法力行,以求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引导人们恪守信仰,远离不义。

在各类武术器械与项目中,史料记述唐宋元时期来自西域伊斯兰地区的器械包括大食刀、米昔刀、环刀、回回刀、回回剑等不同名目;明代具有回族特色的武术技法有沙家竿子、马家枪、开平枪、晰扬掌(古兰健身术)等;清代则有回回十八肘、沙家拳、查拳、弹腿、汤瓶拳、七势、吴氏八极拳、六合拳、滑拳、河州棍、马氏通臂武艺(通臂劈挂拳)等等,民间谚语“南京到北京,弹腿出在教门中”即是对回族武术的一种肯定。

元明以来著名将领及武术名师中,回回人物不在少数。《明英烈传》有“十回保明”之说,讲的是常遇春、胡大海、冯胜、冯国用、蓝玉、沐英、丁德兴等著名回族将领为明朝打天下的故事。清朝回族武将亦人才辈出,如河间回族哈攀龙高中雍正壬子 (1732年) 科武状元,其子哈国兴英勇善战,乾隆皇帝称赞“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族,每出将种”。回族武师中,清初沧州人丁发祥誉满京城,康熙称其为“铁壮士武侠”,钦赐“龙笑匾”。清中叶燕山常巴巴常炎亭云游西北,在甘肃广传各种武技,后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套路与流派。一说常巴巴是一位道行很高而以武托身的阿訇。嘉庆道光年间六合拳大师沧州李冠铭怒镖客过其门喊镖,驰马追赶,路过石坊时手攀坊梁,两腿加马而起,马嘶鸣而不能动,镖客震服,李一时名声大振,从此各路镖师“镖不喊沧州”久沿成例。李凤岗, 以双刀威震津门, 被清廷聘教官兵, 号称“双刀李凤岗”。大刀王五王正谊更是清末名震全国的武林侠义之士,与维新派主将谭嗣同交往深厚,支持变法,戊戌维新失败后,欲劫狱救谭,被谭嗣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大义感化。谭嗣同狱中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所指即其师康有为和大刀王五。近现代以来闻名全国的回族武术家有王子平、刘宝瑞、马永贞、常东升、张文广、王新武以及赵长军等等,八极拳吴钟家族、马氏通臂武艺马凤图家族等武术世家代代传承,誉满中华,名震海外。

回族人民习练武术不仅坚守着中国武术界重德、尚义的优良传统,因为信仰的内在要求而更加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锻炼,各流派传承中亦十分强调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故而能够开门交流,汲取众家之长而保持者良性发展。

方棋是西北地区流行的具有回族特色的一种传统民间棋类智力竞技项目,因为在西北各地回族社区广泛流行,往往被人们认定为回族体育项目,是西北各省区体育运动会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比赛项目,被新疆和宁夏两自治区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方棋俗称“下方”“丢方”“掐方”等,为7纵乘8横56个交叉点,双方对弈时以四点连片成方为主,布局结束后掐子成方,每成一方提对方未成方任意一子,直至一方无抵抗力认输。陕西和新疆流行“七七方”,即7纵乘7横49个交叉点,先行方有一子优势。

方棋简便易行,不受器械、场地限制,两个人在约一平方米大小的任何地方均可以画格为方,以土块、柴杆或羊粪粒等为棋子对弈,乐在其中。下方棋是一项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健康娱乐方式。与曲高和寡、博大精深而难度极高的围棋相比,它规则简单易入门,却又变化无穷,易学难精,深深吸引着人们比试技艺。与中国象棋比较,它不需要游戏者认识车马炮,文盲与读书人可平等对弈,一决高下,可最大限度的吸引底层劳动者。方棋是西北地区传统农业社会中人们典型的娱乐方式。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多为一年一熟,季节明显,农闲时间充裕。相较于各种赌博行为,方棋自然成为人们农闲时娱乐度日的健康活动,受社会道德的鼓励和支持,所以一直有着较大的参与人群。

下方棋是一种民间社交方式,不仅能够锻炼游戏者的智力,也是人们社会交往的良好形式。人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处,有对弈者、有支招者、有评论者,热闹非凡,其乐无穷。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友谊。方棋也是促进民族交流的良好形式。在西北各民族聚居区,无论甘肃、宁夏还是新疆,下方不分民族,不分人群,两人愿意便开局,有对弈就有观众,有观众就有评论,各族人民以棋为媒介,相互交流,消除了距离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

方棋何以在西北回族社会中广泛流传?上述因素之外,与回族的宗教信仰有着密切关系。回族人民信仰的伊斯兰教要求每一个穆斯林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远离恶行,远离赌博等不义行为。西北回族穆斯林在农闲或有空余时间的娱乐方式自然会选择那些教规许可而有充分娱乐价值的体育项目,简便易行而对抗性强的方棋自然成为主要的选择之一。

武术与方棋之外,各地回族多有着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如流行于宁夏南部泾源县的踏脚(类似于跆拳道的竞技项目)等。流行于西北、华北、云南等地区的的掼牛,则直接源于回族宗教生活中的宰牛行为,青年人以力量和技巧徒手将牛掼倒捆住获得赞誉。这些项目多与回族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就地取材,形式多样,内容健康活泼而趣味十足,也都彰显着回族的民族文化特性。既能强身健体、开启智力,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又符合伊斯兰信仰准则,能使人坚定信念、服务社会。

据悉,就全国而言,回族广泛参与所在地区各式各样传统体育项目和文体活动,但有违信仰和习俗禁忌者基本不参与。各地形成的具有回族特色的文体项目则往往是有利于回族人民伊斯兰信仰,或者直接来源于信仰与禁忌习俗的项目。

参考文献:

[1] 马亮生编:《湖南回族史料辑要》,湖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2] 马明达:《试论“回族武术”》,载《回族研究》2001年第3期。

(作者系北方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

相关新闻
青铜峡市是吴忠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全...
一、宁夏红色文化的主要特点 宁夏红色...
昆明是云南回族穆斯林的主要聚居地,回...
新媒体是指一个相对概念,也是一个宽泛...
在教义学的发展过程中,“穆阿台及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