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兰经》中 “赛德盖”的含义

赛德盖”是阿拉伯语( al-Sadaqah)的音译,意为“施舍”、“施散”、“施济”。伊斯兰教的施舍就是通过济贫和做善事获得真主的喜悦,后世得进天堂享福的目的。古汉语解释,“施”就是施舍、给予、拿出去;“舍”就是放弃,意味着奉献和牺牲。施舍是经文鼓励穆斯林去争做的善事。正如《古兰经》教导我们:“至于赈济贫民,敬畏真主,且承认至善者,我将使他达到最易的结局。至于吝惜钱财,自谓无求,且否认至善者,我将使他易于达到最难的结局。”①(92∶5-10)翻开《古兰经》,劝导鼓励人们施舍的言词,比比皆是:“你们绝不能获得全善,直到你们分舍自己所爱的事物。你们所施舍的,无论是什么,确是真主所知道的。”(3∶92)

鼓励乐善好施 反对一毛不拔

虽然乐善好施,慷慨待客最早源于阿拉伯半岛的生活方式,那里大部分人不是放牧,就是参加商业活动,始终处于流动状态,而阿拉伯半岛的自然条件多数地区十分恶劣,在流动中,饥饿、患病和死亡在所难免,在与这种生活条件的搏斗中,人们逐渐养成了乐善好施,慷慨待客的习俗,以便互相求助,渡过难关。但是,施散赛德盖真正成为一种观念,是在伊斯兰教兴起以后。

穆斯林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因为在穆斯林看来,今世生活既是真主赐予人们的,真主也有权随时收回。真主以末日审判来作为今世生活的结束,与此同时,也作为后世生活的开端。企业家会赚钱是一种本领,而懂得散财更是一种智慧。富人的责任在于,除了满足自己家属合理的需求外,自己的所有财富都只是真主的托管,需要思考如何用好真主托你管理的这笔财富。“世上一切财产仅属真主所有。人们可以占有财产,可是,归根结底,这种占有只是暂时的、相对的。因为世人临终时无法将所占有的财产携入另一世界。经文强调,人的正信,比占有金银财宝更为重要。因为财富的多寡对后世的福祸不起任何作用。”②

后世的命运完全是在真主掌握之中,今世的命运却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既然真主对各人后世归宿的安排,要看今世的表现,那么,这就要人们不能不在今世按照真主的旨意行事,以做到虔诚信仰真主,精心修炼善功,一言一行按照经文的教导去做。所以说,这种对后世乐园生活的向往,对火狱惩罚的恐惧,以及真主倚重在今生表现,推动着每个穆斯林在今世有能力的时候,富裕的人就要施散赛德盖,做到乐善好施,坚持不懈地一点一滴做好事,以作善事为生活的目标和乐趣。而施散赛德盖,不是为过去而是为未来,为了在后世享受乐园的幸福生活。每个人的本性都是趋利避害的,强烈的赏善惩恶观念,使各人自然会以敬畏之心,把握住自己今世的生活。

如果把鼓励穆斯林施散赛德盖视为仅是为后世作准备,而并不能增添今世生活的乐趣,这不合乎常理。在穆斯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意识里,恰恰在为后世的行动中,还多了充实现世生活的乐趣。这在穆斯林两世吉庆的观念中得到充分体现。经文指出:“天地间微尘重的事物,都不能逃避真主的鉴察,无论比微尘小还是比微尘大。”(10∶61)

事实上,施舍是一种媒介,通过施散赛德盖把今生与后世联系起来,使每个穆斯林既能在今生因施舍获得内心的满足,又达到精神上的快乐,让每个穆斯林深信能在后世进入乐园过更美好的生活,从而达到两世吉庆。

穆斯林对施散赛德盖的态度,并非不切实际的空谈,它既反映了伊斯兰教生活的需要,也适应了尘世生活的要求,使每个穆斯林自然会以求实之心,按照真主的旨意去做,以实际行动,求得两世幸福。

但是,随着对施舍的推崇,社会上出现了过分夸大施舍的功效,过分强调施舍的现象。而经文讲的赛德盖,首先要以认主独一,谨守拜功,斋月封斋,完纳天课,朝觐天房等义务为核心的,如最基本的伊斯兰教五功都不能很好地履行,以为只要施散赛德盖就万事大吉,这样做是不完美的。经文强调:“他们问你他们应该施舍什么,你说:你们施舍剩余的吧。”(2∶219)经文中强调只施舍剩余的,因此,一般情况下,没有多余的,也用不着打肿脸充胖子。

可嘉的赛德盖

施散赛德盖要自觉自愿,一切施舍以真主的名义去做才是可嘉的。因为,只有为真主去做的事情才是应该提倡的,而那些为着尘世目的去施舍,是被坚决反对的。

任何人如果以真主的名义去做违背真主旨意的事,甚至去干坏事,这些人在末日审判时将入火狱。所谓为尘世的目的去做,也就是为人的现实利益去做。尘世间人的现实利益是各式各样的,而各式各样的利益归结到一点,又都与人们的物质利益有关。如果为尘世的目的去施舍,施舍就可能变为一些人沽名钓誉的手段,而以真主的名义去施舍,那就不是为一己的私利去做,施舍是为了扩大信仰虔诚的队伍,受恩惠的人所感恩的是真主,而不是某个人,人们在施舍中所看到的不是某人的力量,而是真主的力量。由此,施舍才真正在施者与受施者两方面起到了道德净化的作用。

财富是真主给予人类的恩惠,真主是宇宙的创造者和养育者,其中自然包括一切人类所享有的东西。这样,穆斯林只是真主财富的受托者。因此,根据真主的旨意去支配和运用真主所赐予的财富,就成为穆斯林对真主的一种责任。经文很清楚地告诉穆斯林,除了用行动和言词来感赞真主之外,凭借自己的财富向安拉表示虔诚行为,是可以博取真主喜悦的。那些有条件施散赛德盖的人,更应感谢真主对他们的恩惠。因为是真主使他们生活得比别人富裕,他们才有能力向别人施舍。一切的财富是真主掌握:“天地的宝藏,只是他的;他欲使谁的给养宽裕,就使它宽裕;欲使谁的给养窘迫,就使它窘迫;他是全知万物的。”(42∶12)又说:“使你们中的一部分人超越另一部分人若干级,以便他考验你们如何享受他赏赐你们的恩典”(6∶165)。在所有这些诸如此类的经文中,明确了穆斯林世俗财富的所有权。这种对财富的态度,一下子把人的视野从自私和贪欲,引向了对真主的敬畏之中。

《古兰经》要求穆斯林,富有者要慷慨大方,要与其他教胞分享真主赐予的财富,贫穷者要多检点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符合真主的旨意,应当忍耐,接受真主的考验。依靠真主的力量,把贫穷的人和富裕的人,团结起来,走向和睦的社会。富裕的穆斯林应当遵循经文的指示:“你们绝不能获得全善,直到你们分舍自己所喜爱的事物。”(3∶92)上述经文告诉我们:一定要用合法的财产进行施舍,那些通过不正当的途径,比如偷盗、贪污受贿、走私贩毒等获得的钱财不能用于施散赛德盖。

适当施舍是获得真主喜悦的必要条件,而全美五功又是进入乐园的必要条件。所以,施散赛德盖即与人的自身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又与施舍者最终命运联系在一起。假如富人只顾自己享受,而不关心穷人的死活,至高无上的真主就会恼怒。

《古兰经》对施舍的质量作了具体的规定:“你们当分舍自己所获的美品,和我为你们从地下出产的物品;不要择取那些除非闭着眼睛,连你们自己也不愿收受的劣质物品,用以施舍”。(2∶267)经文要求人们花费他们喜爱的东西,而不要把那些连自己都不愿意接受的东西施舍给别人。

不能借施散赛德盖自夸,要尊重而不要伤害接受赛德盖的人。《古兰经》告诫我们:“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不要责备受施的人和损害他,而使你们的施舍变为无效,犹如为沽名而施舍财产,并不信真主和后世的人一样。”(2∶264)。这是对接受赛德盖之人的心理、情感何等细致入微的体恤。这种对人们社会心理的洞悉,与调适心理不平衡的技巧,从先知穆罕默德时代就开始了。没有真主赐予穆圣的智慧,他不可能对世情民心透彻了解,对人们的心理有如此准确的把握。公开施舍好,悄悄施舍更好。《古兰经》又指示我们:“如果你们公开地施舍,这是好的;如果你们秘密地施济贫民,这对你们是更好的。”(2∶271)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施散赛德盖是可以居高临下,目中无人的,而事实上这种态度已完全背离了施散赛德盖的本意。施散赛德盖完全是我们自愿的,表示善良的行为与对象无关,我们无权因施舍而轻视对方。我们的头脑中要有一个概念,我们所作所为不是要讨人喜欢,而是要讨真主的喜悦,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在人的面前吹嘘。而将一切荣耀颂赞都归给真主。

如果施散赛德盖的目的不正确,只能引人注目,得人称赞,而鉴察人心的真主却不喜悦,我们的一举一动真主都在察看着。在当今的社会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常常用金钱去换取自己的荣耀。很多的时候,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做在人面前,想得到人的夸耀,只在乎人的称赞,而没有想到真主的称赞。穆斯林认为,只有真主赞许的施舍,才是真正的好!动机不纯的施舍,真主是绝不喜悦的。

所以,施散赛德盖的目的要纯正,不能为求得人们的夸耀。施散赛德盖应出于心甘情愿,要有一颗同情心,怜悯之心,把自己的东西施散给别人,不指望人们的回报,只指望真主的回赐。同时,在施舍乞丐的时候态度要端正,不是为了敷衍他而随便给一点东西。虽然也有东西给他,但是这不是真正的施舍,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同情,而是想快点打发他离开,这种施舍一点都不诚实。

如果愿意,可以给予帮助,要足够地尊重他们,要抱着平等的姿态善意地给予。施舍只表示你的同情心,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对方。如果没有善意的态度,施舍很容易变成对弱者的侮辱。很多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善意施舍的态度。我们往往以为,因为我们是给予者,所以,不必对其表示尊重。有的人会说,能给点,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我们经常所说的一句话,已经很给你面子了,还管什么尊不尊重。

秘密施散赛德盖胜于公开施散。先知穆罕默德曾说:“暗暗施舍甚至自己左手不知其右手的施舍。”③这种要求避免了施者图虚名的动机,又尊重了受施者的自尊心。这种做法,与当今社会中某些大款借捐赠、赞助而大做为自己贴金的公关广告正好相悖。对照经文通过施舍升华了穆斯林的道德境界,提高了穆斯林的道德水准,那种做了一点好事就要大吹大擂,论功行赏的行为自然变得暗然失色。

我们施舍给需要帮助的人,这样才能使贫困者得着真正的帮助。真主察看你的善行,必然加倍地回赐你。我们所施舍的肯定会得到真主的回赐。因为是真主先让我们富足,所以才有可能施舍,这一切都是真主的旨意,所以我们应该将荣耀和赞颂都归于真主。这样,才能得着真主赏赐。真主为什么不让我们显露自己的善事?目的是防止我们骄傲自满,防止我们沽名钓誉。

如果施舍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称赞,就得不到真主的回赐;如果是为了得到人们的称赞,就不能得真主的奖赏。穆斯林施散赛德盖是为了报答真主的大恩大德,是穆斯林应该做的,这种想法是非常正确的。经文勉励我们,行真主所喜悦的事,可得到重复加倍的回赐。施舍时不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要在暗中施舍,这才是真正的施舍。

那些敬畏真主的人,坚忍的人,顺从真主旨意的人,乐善好施的人,将是乐园的居民。而那些以物配主的人、罪孽深重的人、图谋不轨的人、行为诡诈的人,将是火狱的居民。总而言之,真主根据各人在今生的表现,为各人安排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归宿。穆斯林谁不向往后世那迷人的乐园生活呢?谁又不害怕后世堕入那苦不堪言的火狱呢?

良言也是赛德盖

一句良言能宽慰他人,搞好团结,使社会得到安宁。使人们得到安宁的善言,当然是一种施舍。“一句良言,好比一棵优良的树,其根柢是深固的,其枝条高耸入云。”(14∶24)一句良言,可以建立和睦的邻里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一句恶语可以毁掉和平,使社会动荡不安。穆斯林应该有意识地多说有益于改善人际关系的好话,因为这是行善,而行善就是施舍。其实,我们走在路上,能够向他人报以微笑,给人们带来温馨,这就意味着施舍。

语言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我国有“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俗语,阿拉伯世界有民谚:“良言不是蜜,但比蜜甜;良言不是花,但比花更好看”。良言能使人增强自信,给情绪低落的人几句良言,能使其乐观面对挫折。良言能排遣压力,当你身边的人遇到困难和想不通时,往往会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这时,倾听其倾诉,随着将心中烦恼一吐为快,压力感就会随之降低,这也是一种“赛德盖”。

自己是某个群体的一员,从而获得归属感。如果口无遮拦地乱说,甚至搬弄是非,蓄意挑拨,或在别人的背后乱加议论,引起别人的不快,就会遭到该群体不约而同的排斥,“你们不要在地方上为非作歹,摆弄是非。”(26∶183)“不要在地方上摆弄是非,真主确实不爱摆弄是非者。”(28∶77)

先知穆罕默德曾说:“在太阳升起来的每一天,人们的每个动作都是一种施舍。把两件事情处理公平是一种施舍,帮助一个人将货物驮在牲畜背上是一种施舍,善言美语是施舍,为去清真寺礼拜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施舍,从道路上挪走妨碍物也是一种施舍”。④伊斯兰教的施舍包括很多,除了作为穆斯林的日常功修外,还有从物质上或从精神上帮助他人、调节争端、维护大众利益、和睦邻里、讲求信义等等,都属于施散“赛德盖”的行为。

凡是用自己的努力做利于社会的事都是施舍。就职业而言,我们能够做到服务群众、顾全大局、奉献集体、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就等于施舍;就家庭而言,我们能够做到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和睦邻里,就等于施舍。

多种多样的赛德盖

《古兰经》提倡,利用本身所拥有的财富去帮助别人,则无论其付出多寡,都是对穆斯林同胞表示友爱和关心的行为:“你们所施舍的,无论是什么,确是真主所知道的。”(3∶92)按照上面经文的精神,赛德盖分狭义和广义:狭义的赛德盖是指物质的施散,广义的赛德盖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非物质的。所以,赛德盖并不仅仅指通常意义上用财物施散别人。移开道路上的障碍物是赛德盖,明确指给别人的问路是赛德盖,探望病人是赛德盖,命人行善是赛德盖,止人干歹是赛德盖。就是说,赛德盖范围是很广,远不仅仅是物质上的。

赛德盖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有施散赛德盖的能力,谁用自己的能力,对社会作出那怕一丁点贡献,真主是回赐的。施散赛德盖不仅使他人受益,而且使自己得到快乐,也是个人后世幸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穆斯林当用自己的财富施散,提防后世的火狱。同时,应当多做善事作为赛德盖,以便获得真主的喜悦。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形成一个和睦相爱,互相施剂、彼此关爱的和谐社会。

施散赛德盖是穆斯林凭借自己的财富向真主表示虔诚敬意。经文指出,那些为主道而施舍财物的人,真主为他们准备了加倍的报酬。对此,经文作了形象的比喻:“为主道而施舍财产的人,譬如一个农夫,播下一粒谷种,发出七穗,每穗结一百颗谷粒。真主加倍地报酬他所意欲的人,真主是宽大的,是全知的。”(2∶261)穆斯林不但将结局与施舍者的末日命运联系在一起,而且还与施舍者的现时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施舍而净化财富,以达到施者心理的平衡,减少财富压力而产生的情绪焦灼。

我们要牢记《古兰经》的教诲,以便获得真主的喜悦,使我们的施舍获得更大回赐。“敬畏者,得免于火刑。他虔诚地施舍他的财产,他没有受过任何人的应报的恩德,但他施舍只是为了他的至尊主的喜悦,他自己将来必定喜悦。”(92∶17-21)

总之,任何有善意的举动,都是一种赛德盖。这种广义的赛德盖,使社会上贫穷的人,无力施散赛德盖的人,有了广阔的空间,有了比捐献财物更多的施舍的机会。当施散赛德盖从财物扩展至广义的施舍行为时,那些真主创造的水就变成了源源不断地浇灌善良心灵的甘泉。对广大穆斯林来说,每完成一次赛德盖行为,就是在完善伊斯兰道德大厦上增砖添瓦。只要大家遵循《古兰经》的教导,穆斯林社会就会避免敌对、猜疑。将使穆斯林开启互敬互爱,和睦相处,互相关心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①本文《古兰经》引言均引自马坚教授译本,引言后括号内的数字前面表示章,后面数字表示节。

②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320页。

③[埃及]阿卜杜勒·巴基编,马贤译:《圣训珠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页。

④[埃及]阿卜杜勒·巴基编,马贤译:《圣训珠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页。

(作者系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相关新闻
真主的仆民们!真主确是在大地上使人类做...
圣训学家布哈里与穆斯林传述,伊本&mi...
编 者:傅宝玉女士系新加坡籍华人、外科...
礼拜是伊斯兰教五项基本功课之一。阿拉...
“圣训”是伊斯兰教仅次于《古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