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文化与中国穆斯林民族现代化进程

 

 在推动中国10个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中,既要采取全国一盘棋的方针,又要充分考虑这10个民族的心理特点和承受能力。为了创造现代化所需要的适宜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就必须对伊斯兰教所具有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内在潜力进行深度开掘,完成其宗教与文化模式的创造性转换,为现代化提供某种精神动力和心理支撑。而人生价值观、经济、科技和教育的现代化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是处理好伊斯兰文化与中国穆斯林民族现代化关系的五个重要方面。

实现现代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追求的基本目标。然而,如何实现现代化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经济与文化、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诸多领域。而如何对待和处理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多宗教的有着多元文化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如何协调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尚需具体民族具体分析,很难一概而论。本文仅就如何使伊斯兰文化与穆斯林民族现代化相协调的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我国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保安、撒拉、塔吉克、柯尔柯孜、塔塔尔、乌孜别克),总人口约2000万,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这10个民族尽管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但有一个共同点,都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对其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是其传统文化的核心。伊斯兰教的信仰在这10个民族绝大多数成员的脑海中是根深蒂固的,对于任何一种重大社会变革,他们习惯于从伊斯兰教中寻求“合法性”现代化作为涉及社会生活所有领域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在推动这10个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中,既要采取全国一盘棋的方针,又要充分考虑这10个民族的心理特点和承受能力,否则,一旦超越了他们的承受能力,或者对他们所崇尚的伊斯兰教的价值观构成直接威胁,就必然引起对现代化的抗拒,从而使现代化付出过高的代价。为了顺利推进这10个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为了创造现代化所需要的适宜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为了变穆斯林群众被动参与现代化进程为主动参与,就必须对伊斯兰教所具有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内在潜力进行深度开掘,完成其宗教与文化模式的创造性转换,为现代化提供某种“合法性”和精神及心理支撑,从而化阻力为动力,变障碍为坦途。

一、伊斯兰文化与穆斯林民族人生价值观现代化

观念的现代化,尤其是人生价值观的现代化,是一个民族从整体上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人生价值是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构成,人生价值观的现代化,其实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高层次、高品位化。这种高品位,是通过自我本质力量的外化即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实现的。通过这种活动不仅满足自我的生存需要,而且不断满足自我的发展需要,从而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既对自我需要也对他人和社会需要,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实现人的人生价值观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与提高人自身的素质是分不开的。然而,由于人不仅生活在自己所处的小环境之中,而且生活于社会大环境之中,社会大环境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具有塑模功能。伊斯兰教对中国穆斯林的社会氛围、舆论环境产生着较大的影响。据我们在西北穆斯林地区的调查来看,伊斯兰教对穆斯林的人生价值观由于对它的理解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有些人消极保守,安于现状,而有些人直面人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这与其对伊斯兰教的理解有关。

的确,作为穆斯林民族传统文化核心的伊斯兰教的人生价值观有其独特之处,只要开发合理,引导得当,能够为穆斯林民族的现代化提供某种精神动力。比如,伊斯兰教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虔诚信仰基础上的劳动、工作和奉献,而不在于金钱与权势。毫无疑问,这种思想信仰有助于穆斯林民族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人生价值观,从而能提高其劳动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进而能推进穆斯林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二、伊斯兰文化与穆斯林民族经济现代化

经济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正确处理伊斯兰文化与穆斯林民族经济现代化的关系,将有助于顺利推进整个穆斯林民族社会的现代化。

历史上,各穆斯林民族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西部开发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穆斯林民族投身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潮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支活跃力量,特别是对两个大的经济带—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市场的形成发挥了特殊作用。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从高原古城西宁到长江源头的沱沱河岸,从藏北万里草原到喜马拉雅脚下的樟木口岸,无处不有回回商人的足迹”。近年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回族穆斯林利用积累的资金纷纷购置设备,投资建厂,由皮毛商转变为“制造加工商”,仅洗净毛1000吨以上的生产线全州就有13条,年洗净毛1.5万吨,加工牛羊湿革生产能力在3万张以上的企业有20多家。由著名穆斯林企业家沙鹏程创建的西安三宝双喜集团公司,成为一个以制药科研生产为核心,涵盖房地产开发、广告策划代理、国际国内贸易、旅游、幼儿教育、生态农业开发等多元化结构、集约化管理的大型企业集团。总部下辖欧、美、中东、东南亚等驻外公司和全国20多个营销分公司,产品已向系列化、高科技、多品种方向发展。1998年初,三宝双喜制药厂在西北地区的制药企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与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接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纳古回族镇大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1998年企业收入占全镇国民收入中的98.5%,由于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被国务院和各级政府授予“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代“乡镇企业营业收入亿元乡”等40多个光荣称号。沙甸回族乡至1990年,大、中型乡镇企业达119家。到90年代来,沙甸的产业结构比重排序为:运输业、纺织业、商贸业、服务业、特色农业。粮食生产所占比重已下降至1%以下。青海省的撒拉族穆斯林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独占鳌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非公有制经济是全县经济的支柱。1998年全县个体私营企业达到1452家,企业总产值达179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83.1%,而全县95%以上的个体私营企业为撒拉族所办。从1997年兴起的全省小水电站建设中,撒拉族参与投资建设的占40%以上。穆斯林聚居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除石油化工以外,农业经济也发展很快。1998年自治区粮食总产量达830万吨,比1949年增加8.79倍;人均占有粮食4804公斤,比1949年增加15倍。新疆的粮食自给有余,是西北地区年调出粮食最多的省区。新疆棉花品级高、纤维长,极具经济价值。仅阿克苏市的长绒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2%,全区棉花产量占全国的1/3,原棉大量销售往内地,并出口日本、东欧、东南亚各国。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瓜果产业、园艺业、经济作物驰名中外。吐鲁番、和田的葡萄,库东、英吉沙、皮山的杏,阿图什的无花果,善尽善、哈密的哈密瓜,叶城的石榴,伊宁的苹果,库尔勒、轮台的香梨,久负盛名,改革开放后,都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的一大要素。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全区瓜果商品基地初具规模,面积达105万亩,年产量超过70万吨,年外调、出口量达20万吨以上,产品覆盖全国20多个省区和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国际市场,被普遍作为高级宾馆商场的上等果品和精美的馈赠礼品。

各穆斯林民族的经济虽然有长足的发展,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国际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城乡经济发展均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世界经济发展大潮,这就意味着许多传统产业如不能以新的科学技术加以改造更新,将逐步被排挤淘汰。在这方面,目前穆斯林民族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经营餐饮业、皮毛加工业、建筑建材业等传统行业,轻车熟路,得心应手,而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则难以涉足;对企业的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家族式管理上,缺乏现代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有这些都与传统的旧观念习惯不无关系。

其实,认真挖掘伊斯兰文化,将会发现有许多能够促进穆斯林民族经济现代化的内容。主要为:

第一,伊斯兰教注重发展生产、主张诚实劳动、反对好逸恶劳的精神,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就可以成为一种穆斯林民族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这种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能够成为鼓舞穆斯林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的激励机制。

第二,伊斯兰的产业观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从而促进穆斯林民族经济的协调发展。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表现为经济结构的改变,其首要的标志就是经济增长的内容由以农业为主转变到以工业为主,即人们所说的“工业化”自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新兴技术革命,又给现代经济结构带来了新的变化。在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里,服务业或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渐超过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要地位,这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发现,穆斯林民族的经济结构虽然有不尽合理的一面,但总的来看,相对于其他兄弟民族而言,情况还是好一些。据改革开放之初的1982年的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穆斯林民族中从事商业、服务业和工业行业的已占民族总人口的29.4%。而藏族和蒙古族从事这方面行业的人数分别只占民族总人口的12%和16%,汉族中从事非农行业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逐渐增加,但这部分人在其总人口中的比例仍低于穆斯林民族。这与伊斯兰教的产业观对穆斯林民族经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在伊斯兰教的价值系统中,既看不到“重农学派”以农业否定其他产业和“重商主义”者无限拔高商业地位而轻视农业和工业的产业偏见;也不存在传统的汉文化中包含的“重农抑商”,“无商不奸”等消极观念。伊斯兰教充分肯定各种产业并存的意义,认为每个产业都有其特定的无法取代的价值,对人类生活缺一不可,不能抑此扬彼,或顾此失彼,而应对每个产业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到“士尽其学,农尽其力,工尽其能,贾尽其有”,诸业并举,互相支撑,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穆斯林民族在实现其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而且可以充分利用上述伊斯兰教的产业思想,继续加强和改进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为实现现代化服务。

第三,伊斯兰教经济伦理有助于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确保经济活动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目前,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一方面,民族地区许多人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还不够;另一方面,矫枉过正,对市场经济不是恶意利用,就是善意误会,认为搞市场经济就应该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不择手段。为了金钱,贪污、受贿、偷盗、诈骗、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姑且不论,甚至有人制造假药致人死亡,以他人的生命换取一己之私利。这是一种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货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本身也许还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有刺激而没有约束,货币拜物教如狂潮涌来,而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有效的民主和健全的法制尚未形成,于是欺诈和腐化难免盛行,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难免受到危害。在此情况下,讲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显得十分必要和及时。而对于各穆斯林民族而言,伊斯兰文化所强调的公平交易,反对投机,诚实守信,反对欺诈的理念,作为一种起码的经济伦理和商业道德,恰似另一只“真正看不见的臂膀”,有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确保市场主体和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为建立自由、竞争、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即信用经济)起到一种重要的辅助作用,从而推动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的现代化。

三、伊斯兰文化与穆斯林民族科技现代化

科技进步是社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现代化咋为一个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实际上是人们利用近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身的生存条件和提升主活质量的过程,因此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国著名科学家路甫祥指出:“历史生动地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由科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引发的,科学技术是现代化的发动机。

伊斯兰教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空间,由于信仰者对它理解的差异而对民族的科技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自8世纪至13世纪,生活在阿拔斯王朝时代的穆斯林由于能对其信仰进行积极的理解,认定理性与信仰相辅相成,科技与宗教并行不悖,从而使他们从中获得了研究自然,探索规律精神动力,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医学、动物学、植物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近代以来,大部分穆斯林因循守旧,观念保守,思想狭隘,片面强调信仰,排斥理性,轻视科技,最终导致了落后与贫穷。中国穆斯林民族在历史上,在天文历法、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在当代穆斯林民族中仍有一大批卓有成就的科技精英,甚至还有“两院”院士(化学家蒋锡夔、核工程物理学家刘广均、昆虫学家张广学)。与此同时,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等原因,使得许多穆斯林民族群众科技意识较差,科技水平很底,科普知识欠缺,严重制约了穆斯林民族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事实上,伊斯兰教并不排斥理性,并不拒绝科技,相反,它认为,任何被验证了的经得起历史长河考验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是对真主所创造的自然规律的一种正确认识,应当将其视为真主的恩典而加以珍爱,并为造福人群而钻研科技,献身学术,建功立业。据此,当代穆斯林民族因以开放的眼光,务实的态度,对待伊斯兰文化,开发其中鼓励研究自然,探索规律,造福人群的成分,弘扬求知治学,钻研科技,献身科技的精神,为推动穆斯林民族地区的科技进步服务,为此需强化广大穆斯林民族群众的科技意识,提高科技水平,弘扬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

四、伊斯兰文化与穆斯林民族教育现代化

科技进步对于一个民族的现代化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科技进步有赖于人的素质尤其是科技素质的提高。而人的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向广大社会成员传播实现社会现代化所需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提高人的素质的主要途径。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穆斯林民族的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就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据1999年统计,全区有各级各类普通学校3922所,在校学生982168人,其中回族301308人,占298%,同1958年74869人相比,回族在校学生增加了4.02倍。普通高等院校有回族学生3908人,占普通院校13121名在校生总数的29.78%,回族在校生比1958年45人增加了86.84倍。普通中学有回族学生66400名,占普通中学294520名在校生总数的22.5%,同1952年的110人相比,回族在校生增加了603.64倍。普通小学回族在校生227240名,占普通小学在校生总数的34.53%,同1952年17918人相比,回族在校生增加了12.68倍。同时,全区独立设置的回民中学21所,在校生12027名,民族职业中学1所,在校生69名,寄宿制回民小学和独立设置的回民小学101所,在校生26299名。到1998年年底,甘肃省保安族聚居区共有2所中学,10所小学,在校学生1800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3%。到20世纪末,甘肃东乡族自治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81所,少数民族教育在新疆发展很快,在高校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从1949年的185人,发展到1994年的23166人;在中学,少数民族学生由1949年的3157人,发展到1994年的437432人;在小学,少数民族学生由1949年184万人发展到1994年153.7万人。

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穆斯林受教育程度虽说比改革开放前有较大的提高,但与现代化事业仍不相称,我国穆斯林当中高学历群体比例不高,在西部有些地区九年义务教育尚未完全普及,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还比较低,女童教育问题严重,其入学率与巩固率更底。以穆斯林民族相对较多的青海省为例,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主要少数民族中中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本民族人口的比例分别是:蒙古族3.7%;土族21%;藏族20%;撒拉族15%;回族1.1%。两个穆斯林民族占倒数第一和第二。有的学者对兰州市的两所中学作为个案进行过调查,调查显示:1999年在兰州市民族中学初中年级学生中回族学生占63%左右,而高中年级则回族学生所占比例降至25%,升学率为35%,显而易见,至少50%的回族学生没有进入普通高中继续学习,初中毕业就踏入了社会。该校高中回族学生的高考升学率不足10%,金城关回民中学的升学率则更低,还不到12%。

造成穆斯林民族教育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穆斯林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严酷,生存条件差,不少穆斯林民族成员常为温饱而奔忙,无暇顾及教育;穆斯林聚居区学校教学质量差,校舍破烂(如西宁市穆斯林聚居的城东区教学条件,教学质量远不如城西区和城北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低等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多穆斯林群众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事实上,稍具伊斯兰教常识的人都知道,伊斯兰不但不反对人们学文化,受教育,而且鼓励、提倡学知识,受教育。伊斯兰教崇尚知识,崇尚理智,并从信仰的高度鼓励人们求知治学。《古兰经》要求人们把目光投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研究大自然的规律,开发大自然的资源,以便造福人类,造福社会(第10章第6节)。《古兰经》强调理智、理性、反对盲从、迷信、认为理智是人区别于、优越于动物的地方,鼓励求知,并重视学者的作用。伊斯兰文化有独特的教育观,这些教育观在现代化进程中仍具有借鉴意义。一是义务教育观。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说:“求知,是每个男女穆斯林的天职。”此处的“知识”不光是指宗教知识,而且还包括有益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这种教育思想,对于提高穆斯林抓教育的积极性,对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二是两性平等受教育观。穆斯林民族妇女教育问题突出,妇女中文盲相对较高,原因之一是有些阿旬肤浅地认为伊斯兰教不提倡妇女受教育。如果将伊斯兰教的两性平等受教育观广为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提高认识,那么,穆斯林妇女教育尤其是女童教育将会有一个较大发展。三是终身教育观。人们对教育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不重视教育到重视教育;从只重视学校教育到提倡终身教育。伊斯兰教号召终身学习,学习终身。先知穆罕默德用一句简单明了的话表达了这个意思,他说:“求知,从摇篮到坟墓”从人生的起点到终点,号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我,完善自我。这一点对于处在信息时代的人们,意义特别重大;渴望实现现代化的人们,更不能须臾放弃学习。穆斯林成年人中,文盲率相对较高,更应努力学习,赶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进步。

五、伊斯兰文化与穆斯林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现代化并非是一项单一的经济发展指标,而是一项关涉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它强调发展的整体性和谐性和系统性,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历史上,发达国家在发展本国经济的过程中,不但对本国,而且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巨大的破坏与污染;一些发展中国家怀着加速实现工业化的迫切心情,置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于不顾,结果对本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教训是深刻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务之急,但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与资源的破坏为代价,各穆斯林民族地区更不能急功近利,以环境为代价换取现代化,发展经济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国的10个穆斯林民族主要聚居在西部,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基础最脆弱的地区,保护和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方面。在广大西部地区,特别是在各穆斯林民族地区,不仅要依靠法律法规和行政的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尚应从长计议,标本兼治,从人们的思想意识深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而开发利用伊斯兰文化的生态环境理念,通过宗教的神圣感来唤起他们的生态意识,促进环保工作,是题中应有之义。

伊斯兰教认为,真主创造了自然万物、日有星辰,使整个大自然气象万千,多姿多彩,和谐美妙,大自然中的所有动物、植物、矿物及各种生物和无生物、构成了一个协调有序、相互依存、生机盎然的宇宙大家庭。人类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但不是惟一的成员),而且是万物之灵长,天地间的精华,因而真主使其成为他在大地上的“代治者”(第10章14节)。奉真主之命,受真主之托治理好这个世界,保护好这个世界,使整个世界繁荣昌盛,使各族百姓安居乐业。为此,人类除了处理好同类之间(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外,还得处理好同自身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同自然之间的关系,要求人们把握两点:一是接近自然而不崇拜自然;二是开发自然而不滥用自然,与自然相为命,共存共荣(第2章22节)。要求人们在消费资源时要有节制,不可浪费,不可竭泽而渔(第7章31节)。穆罕默德禁止人们对树木乱砍滥伐,对动物乱捕滥杀。他号召人们多植树,多造林,绿化美化环境,他热情地鼓励道:“任何人植一棵树,精心培育,使其成长、结果,必将在后世界受到真主的恩惠”。

不难看出,伊斯兰教的生态思想和环境伦理,尽管带有浓厚的神学色彩,但透过其神秘的外衣,我们仍能发现其中某些有价值的理念,值得借鉴和利用。如能对其赋予现代内容,进行现代转换,必然对我国各穆斯林民族地区以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特色的现代化进程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关新闻
读冯今源先生的书总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
 穆达先生是南京回族作家,他的长篇...
回族老人李伍全历时近十年创作的长篇纪...
2017年9月27日,阿拉伯文书法家米广江先生...
 中国伊斯兰文化,顾名思义指确定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