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舌尖到心间感受清真的味道

前不久,因为一篇涉及清真饮食习惯的稿件,笔者有幸与河北伊斯兰教经学院胡明老师进行了交流,胡老师关于清真食品的一番话令笔者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他认为,鉴定清真食品,屠宰方式无疑是一条重要的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食品的来源是否合法也是鉴定的重要标准之一。商家销售的牛羊肉,如果不是经过合法渠道获得的(比方说偷盗得来的),即便是经过阿訇下刀屠宰的,也不能称之为清真食品。清真的味道不能仅仅用舌尖去品尝,还应该用心去感受。对此笔者亦有同感。清真不仅仅是食品方面的一个名词,清真在信仰层面和文化层面还有许多深刻的含义。

清真文化是汉语语境伊斯兰文化的符号和标识,是中国伊斯兰教本土化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

在汉语词汇中,清真一词古已有之,并非回族人的专利。佛道两教和中国的古代文献经常提及“清真”一词。道教有清真观,佛教则有清真居士。南北朝和唐宋两代的文献典籍中“清真”一词出现的频率比较多。南北朝的著名文人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对“清真”一词进行了解读,他认为,清真意纯净朴洁,无尘无染;可谓“清真寡欲,万物不可移也”。刘义庆之后,文人墨客则把“清真”一词写入诗中,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圣代复元古,乘衣贵清真”,“韩生信英彦,裴子含清真”;宋代的文学大家陆游在咏梅中有“阅尽千葩万花春,此花风味独清真”;宋代著名诗人周邦彦著有《清真词》一书,自号“清真居士”;清朝薛雪的《一瓢诗话》中有“文贵清真,诗贵平淡”一语。中国古代文人骚客笔下的“清真”多指文章要真实,出于自然。或形容清廉高洁的品格和清雅幽静的环境。

学界普遍认为,清真一词从汉文化中剥离走入回族文化的殿堂是在明代以后,回族清真文化的形成是伴随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新成员回族的形成而形成的。

伊斯兰教在华夏大地上传播始于唐朝,回族的先民最初以侨民的身份出现,被称为大食蛮、木速蛮、蕃客、土生蕃客、色目人,当时的回族先民在学习使用汉语的同时还保留着祖先的语言。历经岁月的沧桑,到了元末明初,回族先民实现了从侨民到国民的过度,并开始逐步形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新的一员——回族。到了明朝中后期,封建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和民族歧视、民族同化政策,禁止少数民族讲胡语,穿胡服,中断了回族人与海外的联系,极大的阻碍了伊斯兰教文化在华夏大地的传播和发展。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一批回族文化精英们以应战的自觉掀起了文化自救的运动:开办经堂教育,开展汉文译注运动。明末清初汉文译注运动一度掀起了高潮,涌现了王岱舆、刘智、金天柱、马复初等一批学通四教、中阿兼通的学者。他们以儒诠经,著述和翻译了大量伊斯兰教典籍,他们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解释伊斯兰教教规和教义,形成了中国伊斯兰教哲学体系,使伊斯兰文化在中国获得生长空间,建构起中国回族文化的辉煌殿堂。

明清之际的回儒在诠释伊斯兰教典籍时使用最多的一个汉文词汇就是清真。他们把清真这个中国古汉语中的词汇从汉文化中剥离开来,赋予了新的含义,使之进入了回族文化的辉煌殿堂。最早使用“清真”一词来阐释伊斯兰教义的是明末清初的回族学者王岱舆(约1580-约1660)。他晚年专修伊斯兰教典籍。代表作有《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希真正答》等汉文译注,流传颇广。王岱舆是中国伊斯兰教史上第一个“以中土之汉文,展天方之奥义”的学者,在明末清初的汉文译注运动中有很高的地位。王岱舆在《正教真诠·正教章》中阐述:“教道之正,惟清真而已。纯洁无染之谓清,诚一无二之谓真”,“夫清真之原,乃真主自立”。王岱舆以清真阐释世界之本体—真主,清洁无染,不增不减,扫清诸邪,安拉独一。

康熙年间回族经学家马注(1640-1711)继承了王岱舆的思想,进一步丰富了清真一词的内涵。他的代表作《清真指南》一书在中国的伊斯兰教界有很大的影响力。他在《清真指南》一书中把清真的含义进行了延展,以“清真”来表述伊斯兰教为清净无染、纯洁质朴之教。马注认为,“盖教本清则静,本真则正,清净则无垢不染,真正则不偏不倚。”“大哉,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

王岱舆和马注传播清真文化的受众主要是教内回族人,乾隆年间的回族学者金天柱则把视野从教内向教外延展其所著《清真释疑》一书,以释时人对伊斯兰教的疑问与责难,起到了向教外介绍伊斯兰教、增进相互了解的良好作用。他曾将所著进呈御览。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唐晋徽增订重版,名曰《清真释疑补辑》。在回族伊斯兰教学界有一定影响。

金天柱把清真的含义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挖掘:“回教素名清真,夫所谓清者,凡所行事远避其浊、求入于清真者,不媚诸邪以邀福,独事真宰以听命。存真去伪之义,明天道也。”他认为“清真”是指穆斯林在行为上避浊远邪,一心向善;在信仰上去伪存真,认主独一。与前人不同,清朝云南经学家马德新(1794-1874)对清真一词解读可以称得上是别具一格。他的主要著作有《宝命真经〈古兰经〉直解》、《四典要会》、《大化总归》、《朝觐途记》等等。他把清真一词与儒家“克己复礼”的思想联系起来阐释,马德新认为,克己之谓清,复礼之谓真,克去己私,复还天理;所以名为清真者此耳。

由于明清之际回儒学者的大力倡导和传播,清真一词逐步融入了回族社会,走进了回族人的生活。总体上来讲,回族的清真文化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精神层面。回族人认为,“清真”一词是“真、善、美”的化身,是伊斯兰教基本教义的高度概括和高度浓缩,是穆斯林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回族人称自己的礼拜场所为清真寺,回族人称伊斯兰教的教规教义和伊斯兰哲学为清真之道,把萨哈达(证信即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称之为清真言,回族人还曾称呼本宗教的名称为清真教。简而言之,回族人把清真视为伊斯兰教的象征。回族清真文化的另一个层面是物质层面,最典型的当属清真食品。回族人把按照伊斯兰教教法屠宰加工生产的食品称之为清真食品。伊斯兰教对穆斯林的饮食有着严格的规定,经训要求穆斯林吃佳美干净的食物,严禁吃自死物、禁止食血液、禁止吃猪肉、严禁食用诵非安拉之名而宰杀的动物、禁止食用猛禽猛兽和不反刍的畜类、禁止致醉和食用有毒的植物饮料。在中国汉语的词汇中,清真一词包含洁和净、自然和本真的含义,用清真一词对佳美干净的食物进行概括,恐怕是最恰当不过的。

不仅仅是饮食,许多与回族有关的事物都挂上了清真的标签。例如回族的经堂教育有清真小学、清真中学、清真大学、清真女学之分。清真小学的办学目标是普及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清真中学的办学目标是培养伊斯兰教的普通教职人员,清真大学的办学目标是培养经汉两通的伊斯兰教学者,清真女学则是为穆斯林女性提供学习伊斯兰教基本知识提供场所。清朝末年,许多回族爱国志士参加了革命党,投身辛亥革命,孙中山称之为清真同志。清真一词与回族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总而言之,研究回族文化,清真是一个撇不开的话题。

(作者单位:河北省大厂县民宗局)

相关新闻
在淮安市淮阴区王家营清真寺樊维明阿訇...
2019年上半年,陕西著名摄影家柏雨果先生...
起源于欧洲的临终关怀理念,其宗旨是帮...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伊...
斋月中,嫂子来家絮叨,说到母亲的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