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上人:奋进在感恩的世界里

一次偶然的机会,打开了“坊上人”网站,首页上“坊上人感恩”五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一下子触动了我们的心弦,因为它,透露着这个穆斯林企业的定位、担当和道义。这也成为我们走近“坊上人”,感受和讲述他们感恩创业史的最初缘由。

感恩于时代,他们创立了清真餐饮的金字品牌

在采访之前,曾对“坊上人”董事长盛志明、总经理刘西艳做着各种想象,而当他们随和谦逊地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让人亲切地感到如同自己的兄长和邻家的大姐。于是,我们的交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

“坊”是回族先民从唐宋时期形成的以清真寺为中心的人口组织结构和宗教社区。一般而言,一座清真寺就会相对应地形成一个坊。坊不仅是穆斯林共同生活的空间,而且承载着一个群体共同的记忆和文化认同。自盛唐延续至今的西安“坊上”自然拥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得天独厚的品牌效应。从小生长于西安坊上的盛志明和刘西艳深深地懂得“坊上人”这个金字品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潜力。

“我们是幸运的,不仅成长于坊上这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社区,而且赶上了改革开放的黄金时期。我们要感恩于这个伟大的时代。”他们以一种充满激情的口吻概括了创业的体会。

20世纪末,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人们的想象和勇气被激发,“创业”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同。1998年,正值30而立的盛志明、刘西艳和许多创业者一样,凭着年轻、执著和诚信,跻身于西安清真餐饮行业。虽然,他们基本是白手起家,但一开始就有很高的定位,成立的坊上人清真餐饮有限公司,坚持“高起点、高档次、高品位”的经营方针,目标直指陕西民营清真餐饮业的第一品牌。按他们的话说:“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的距离和高度。”

1998年5月13日,坊上人清真餐饮有限公司在西安解放路民生大楼七层“民生食村”开业。他们以羊肉泡馍为核心的西安清真餐饮体系,很快拥有了自己的市场和影响力。

1999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的西安高新区初步建成。这个现代化开发区当时没有一家品牌餐饮企业。“和高新开发区一同成长”的战略方针旋即进入坊上人领导层的规划。然而,鉴于开发区完全未建成,坊上人没有直接深入其腹地,而且选择了高新区和城区结合部的咽喉地带,即被他们誉为三国时“荆州”的劳动南路。当年5月,坊上人饭庄劳动南路店开业。然而,顺风顺水的开业却遭遇了当年全国谣传的“口蹄疫”的挑战,店内长达3个月几乎无顾客光临,投资100多万的饭庄,净赔60万元。但是,坊上人没有退缩,这极其艰难的3个月却成了他们内练企业素质的契机。他们认为,推出特色的美食和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强化企业内力的重要因素。风雨之后见彩虹。1999年底,坊上人不仅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发展机遇期,而且带动了西安继南二环之后的第二大餐饮经营区的建成,并影响了高新区高层对发展餐饮业的重新定位。

2001年,据有“荆州”的坊上人,再取“汉中”,在高新区的核心区域电子城商业步行街开了他们的第二家店。创业如下棋,深谋远虑者胜。2005年,坊上人在高新区的纵深地带成功运营新紫薇田园都市店,形成了经营战略中的“品字型”布局。

“我们要感恩于这个伟大、进步的时代,使我们有机会去实现自我的价值和梦想。”盛志明和刘西艳再一次给我们强调了这个时代对于他们创业的意义。

感恩于同道,他们确立了“竞合共赢”的发展战略

在西安的清真餐饮行业中,坊上人算是后起之秀,而老孙家和同盛祥是名副其实的老字号。原本属于老孙家员工的盛志明和刘西艳要在老字号的树荫下打拼自己的商业天下,其困难可想而知。然而,他们成竹在胸,不做无谓的竞争和消耗,而是按照自己的和局规则来布阵。

2002年,坊上人电子城商业步行街店开业不到一年,老孙家的又一个饭庄就在其正对面盛大开张。于是,被西安各媒体报道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泡馍大战”悄然拉开。

坊上人心里清楚,如果他们与老孙家要竞争的话,如同两个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拳手,不管谁打出第一拳,结果都是一样的。就如他们自己所言,一个是19世纪起家的虽年逾百岁仍焕发青春活力、身怀绝技的道中高手,一个是年轻气盛不乏闯劲的“武林新秀”。坊上人的掌舵者明白,与其硬碰硬,弄得两败俱伤,不如弈成和局,和平共同,良性发展。

坊上人领悟到,真正的强者是根据自己的规则来比赛,真正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他们自己,老孙家应是他们永远感恩的“老大哥”。因为有了老孙家的存在,坊上人才有了一个衡量自己的标杆,一面照亮自己的镜子。“因为正是有了你,才使我超越我自己。”奥林匹克的精神给了坊上人理解竞争的智慧。他们说:“在西安,很难有一家产品基本相同,饮食文化基本相同的企业距离如此之近的同台‘竞合’,一个企业恐怕很难有这样的挑战和机遇,这是我们坊上人的幸运。”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坊上人确立了“竞合共赢”的战略,企业也随之进入了实力和品牌提升最快的时期。企业先后荣获“西安市著名商标”、“陕西省著名商标”、“中华餐饮名店”、“全国餐饮优秀企业”。

感恩于信仰,他们给自己一个心灵安放的地方

盛志明和刘西艳是信仰虔诚的穆斯林,他们认为,信仰给了他们一份深沉的大爱,这让他们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时时找到一个心灵安放的地方。“信仰和感恩不仅是一个人的立世之本,也是企业的生存之基。信仰让我们懂得无私的付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一个完整的人格、一颗宁静的心、一条快乐的成功之道。”说完这一席话,他们会心的笑了,眉宇间洋溢着一派圣洁。

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功,坊上人没有忘记滋养他们的土地,没有忘记作为穆斯林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他们把投身社会慈善作为实践自己信仰的重要途径之一。

创业之初,坊上人就做出了长期投身慈善的善举,与莲湖区洒金桥小学、鼓楼小学、庙后街小学签订协议,每年捐助20名特困学生,并常年资助老弱病残者,国家和地方遇到灾难时,他们更是慷慨解囊。他们说:“在做慈善上,我们不给自己留借口。”当我们问及他们每年捐助的数额时,盛志明和刘西艳双双保持了沉默。他们认为,慈善源于对自己信仰的纯洁,默默的捐助是穆斯林的传统美德。他们更不愿意因为自己的捐助给受助者造成负担。所以,他们长期坚持一个原则:不让受助者回访。根据坊上人员工的讲述,盛志明和刘西艳的大部分工资基本捐给当地的困难家庭和病患者,但是从来不去声张。这让他们很受感染和教育。

对穆斯林社会而言,没有清真寺,就无所谓“坊”。高新开发区的建成吸引了一股巨大的人才流,其中就有中外穆斯林企业家、科技人才和大学城穆斯林师生等近万名,但是一直没有一座清真寺,即没有他们安放心灵的“坊”。7年前,与高新开发区同成长的盛志明和刘西艳产生了捐资修清真寺的愿望。他们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善举,不仅因为希望让这里的穆斯林能够有一个开展宗教活动的场所,而且希望藉此来探索现代化背景下的清真寺多元化功能的发挥,实现企业升华自我、追求卓越和奉献社会的理想。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2011年10月,西安市宗教事务局和长安区民族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在高新区设立锦业路清真寺。

2012年4月7日,由坊上人出资设立的锦业路清真寺开学仪式和举办的“现代化背景下的城市穆斯林”学术研讨会同时隆重举行。当开学阿訇穆拥胜优美动人的《古兰经》诵读声揭开活动序幕的时候,在场的人们无不为之动容,潸然泪下。那一刻,对为此付出艰辛努力的盛志明、刘西艳个人和坊上人立志回报社会的企业使命来说,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我们之前拿出一些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充其量也只能算作爱心的表达,清真寺的开学和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才具有慈善的精神和意义,因为慈善的根基在人心和精神。”锦业路清真寺内静谧吉庆,我们席地而坐,倾听着他们的诉说,感悟着他们内心的慈善真义。

有人说,慈善本来是一种心境,是内生的精神需求,是一种全民精神丰度的指示器。也许,这正是盛志明和刘西艳投身慈善这项神圣事业的缘由。

锦业路清真寺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穆斯林知识分子和实业界精英,管委会成员基本由教授组成。这在全国可谓首屈一指。他们希望这座位于科技开发区和大学城的清真寺能够兼具宗教、学术、教育和社会等多种功能,并为探索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穆斯林的社会适应、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等重要问题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2012年5月18日,主麻日,前来参加聚礼的穆斯林陆续进入锦业路清真寺大殿。盛志明、刘西艳和其他义工一起忙里忙外,整理拜毯,摆放美食,擦拭桌椅……满心喜悦、满脸幸福、满怀真情,给我们展现了一种生命最绚丽的状态和最感染人的力量。据穆阿訇说,每到周四、周五,坊上人的老总和部分员工就来清真寺做义工,乐此不疲。“我们觉得为清真寺做义工,给大家提供一个洁净的环境,自己的内心也分外宁静,我们应该弘扬伊斯兰教所固有的和平、团结、开放的精神,树立穆斯林积极正面的形象。”刘西艳用朴实的语言给我们分享了自己作为义工的初衷。

感恩于团队,他们用真情分享“蛋糕”

“大团队”是人文学者朱传志在《大团队:150年来的精英与国运》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指较多人围绕大目标协作

行动而形成的人力集团。“团队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盛志明和刘西艳这样认识团队的意义和价值。

从创业至今,坊上人已经走过了10多年的时间,岁月已改,团队依旧。当我们问及其中的玄机时,他们套用了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如果说把做大企业这个“蛋糕”看作是我们的责任,那么,分好财富这个“蛋糕”就是我们的良知。

赵晓是来自周至县终南镇的汉族,是坊上人团队中最早的成员之一,虽然,年过7旬,但依然快乐地忙碌在采购工作一线。“他们对咱好,朴实、忠厚,心里永远装着我们员工。只要能给大家提供就业的机会,他们从不含糊。”赵晓这样描述了他眼里的坊上人。我们在采访中发现,与赵晓年龄相仿的老人在坊上人有10多位,他们主要承担着烧水、看门、浇花等力所能及的工作,每个人的工资都在1800元左右。这些老人大多是来自周至县的贫困汉族。他们不仅为坊上人这样跨越民族的接纳而感动,而且也为自己老有所做感到无比开心。

1999年,何秀丽从西安高压开关厂下岗,经应聘成为坊上人创业团队的一员。她在刘西艳总经理真情教育和熏陶下逐渐成长为坊上人团队中的核心成员,2005年起担任新紫薇田园都市店的经理。“由于盛总和刘总的包容、大气和真诚,在这个团队里工作,我们自然形成了集体意识和共同的价值观,不但自愿地给团队贡献力量,也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何秀丽的感触很深。她的父母和公婆都是工人,身患疾病,在求医、住院时,得到了盛志明和刘西艳亲人般的照顾,这让她全家感到无比的温暖。

李红艳是坊上人创业初来自甘肃天水的员工。她工作勤恳,业绩突出,得到坊上人领导层的肯定。后来,在她的推荐下,其姊妹4人先后来到坊上人工作,其中两人已被提拔为饭庄副总经理。

邰亚峰、邰中锋和邰改峰姊妹3个是聋哑人。邰亚峰也是他们团队中早期的成员,为团队建设默默奉献。后来她推荐自己的弟弟和妹妹来坊上人工作。刘西艳二话没说,把邰中锋和邰改峰交给何秀丽,让其无条件接受。“能干啥就是个啥!”刘西艳留给何秀丽这样一句斩钉截铁的话。“企业的成功是全体员工共同的心血,大家都有权利分享企业的成果。”这是刘西艳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留下员工中残疾亲友的原因。

2007年4月,曾在坊上人做过两个月司机的李铁海身患脑瘤,坊上人知道消息后捐款5000元,并由盛志明亲自送往患者手中。这件义举不仅表达了坊上人对团队的珍重,而且强化了在职员工对团队的认同意识和奉献精神。

十余年辛勤的打拼,铸就了坊上人今日的辉煌;而不断地探索与追求,为今日的坊上人确定了新的目标。坊上人知恩图报,奋进在感恩的世界里;坊上人道义担当,在感恩的世界里奋进。坊上人,展示了一种发展的智慧,彰显了一道生命的亮光,更弘扬了一种永不忘本的民族精神!

相关新闻
在淮安市淮阴区王家营清真寺樊维明阿訇...
2019年上半年,陕西著名摄影家柏雨果先生...
起源于欧洲的临终关怀理念,其宗旨是帮...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伊...
斋月中,嫂子来家絮叨,说到母亲的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