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发扬经训中的崇俭戒奢精神

 提倡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伊斯兰教所倡导的优良品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名言警句流传千古,广为传诵。然而,当前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浪费现象,有些甚至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本应朴实淡泊、清净庄严的宗教领域,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铺张浪费、贪大求奢等现象。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是天道和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人类应该回归到节约的传统,才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和谐,有利于人类精神陶冶和人性的培养。

伊斯兰教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节约环保、禁止浪费的思想。

一、伊斯兰教提倡勤俭节约,严禁铺张浪费

伊斯兰教斥责悭吝不舍,窖藏金银,埋没财富和物资的价值,但是绝不赞成过度的消费和攫取,更禁止炫富比阔、大肆挥霍等行为。《古兰经》是这样描述的:“你应当把亲戚、贫民、旅客所应得的周济分给他们,你不要挥霍;挥霍者确是恶魔的朋友,恶魔原是辜负主恩的。”(17:26—27)伊斯兰教将挥霍看作恶魔的行径,这意味着挥霍浪费处在公众良知的对立面。

《古兰经》反复强调,“你们应当吃,应当喝,但不要过分,真主确是不喜欢过分者的。”(7:31)“你们可以饮真主的给养,你们不要在地方上为非作歹。”(2:60)这表明了伊斯兰教对待浪费的严厉态度。

所以,穆圣用大量言行向人们展示了鼓励节俭、反对浪费的良好风范,他禁止男子穿丝绸和戴金饰品,不允许穆斯林穿着豪华服装,招摇过市,引人注目;他主张土葬、速葬、薄葬,不允许在墓穴内放置任何陪葬品;他禁止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金银器皿,禁止斗富比阔,奢侈豪华。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无不说明穆圣的艰苦朴素和勤俭节约。

有一天,穆圣经过正在洗小净的弟子赛尔德·艾比·宛嘎斯身边,对他说:“不要浪费水。”赛尔德不解地问道:“使用水还有浪费?”穆圣回答:“是的,即使在流淌的河边。”(伊本·马哲辑录)圣训说明,任何浪费都被禁止,自然资源是真主赐给全人类的共同福利,不但匮乏时需要节约,富裕时也不能浪费;资源充足的时候浪费属于被禁止的行为,资源紧张的时候浪费则属于严重犯罪。

历史上,人们曾经认为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然而,由于过度浪费、滥捕滥捞,海洋资源正在日渐枯竭,许多原本丰富的海洋生物濒临灭绝或者已经灭绝。今天,由于人类的奢侈浪费、破坏环境,地球已经不堪重负。科学家担心,人类如果不立刻行动起来,克服奢侈浪费的痼疾,留给子孙后代的,可能不再是美丽富饶的家园,而是一个千孔百疮、灾害频仍、贫瘠荒芜、岌岌可危的地球。《古兰经》预言性地发出严厉警告:“当大地猛烈地震动,抛其重担,人们说:‘大地怎么啦?’在那日,大地将报告它的消息。”(99:1-4)“抛其重担”,让我们所能联想到的就是大地资源被开采殆尽,而最终的结果就是环境恶化、灾害频仍,危及人类自身的安全。“灾害因众人所犯的罪恶而显现于大陆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们尝试自己的行为的一点报酬,以便他们悔悟”。(30:41)今天,我们对经文当中“罪恶”一词的理解,所能想到的首先就是挥霍浪费、毁灭性的开采。真主又说:“凡你所享的福利,都是真主降赐的;凡你所遭的祸患,都是你自讨的。”(4:79)经文说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只有我们行动起来,爱护环境,倡导节约,停止浪费,才能够停止自我毁灭,“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也”。

二、伊斯兰教提倡淡泊名利,严禁沽名钓誉

豪华奢侈,铺张浪费的行为往往出于虚荣心。在伊斯兰教看来,炫耀属于沽名钓誉。先知说:“我最担心你们的,莫过于小举伴。”有人问:“小举伴是什么?”先知回答:“就是沽名钓誉。”伊斯兰教将沽名钓誉视为举伴主的大罪。与此同时,伊斯兰教提倡淡薄名利,知足常乐,先知这样说:“服从真主,生活够用,并且知足的人已经成功了。”(穆斯林辑录)伊斯兰教将心理满足当作衡量成功的标准。“人心不足蛇吞象”,虚荣心作祟,会将正常的人变成饕餮怪兽,迷失方向,忘记人生的意义。阿里说:“正常的家庭支出不是挥霍;沽名和炫耀,就是恶魔的行径。”

伊斯兰教反复提醒人们要认识到财富的真正价值,“告诫人们不要成为口腹的奴隶,活着不是为了吃喝”,将吃喝当作人生的最大目的是对人生价值的贬低。所以,伊斯兰教号召简朴、低调的生活方式,即使拥有财富,也绝不可炫耀和浪费,而是将财富用于济世救贫,造福社会。

三、伊斯兰教提倡绿色环保,严禁破坏环境

《古兰经》发出警告:“在改善大地之后,你们不要在大地上作恶,你们要怀着恐惧和希望的心情祈祷他。”(7:56)《古兰经》号召维护平衡,其中既包括公平、善良,更包括生态平衡,真主是这样说的:“日月是依定数而运行的。草木是顺从他的意旨的。他曾将天升起。他曾规定公平,以免你们用秤不公。你们应当秉公地谨守衡度,你们不要使所称之物分量不足。” (55:5-9)

伊斯兰教严禁乱砍滥伐、滥杀滥捕、毁坏环境,穆圣为此发出了措辞极为严厉的警告:“(无缘无故)砍掉一棵酸枣树,真主会把他的头按到火狱里。”(艾布 ·达伍德辑录)

这些经训展示给我们“绿色环保”的生动 画面,倡导人们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伊斯兰教要求常怀敬畏之心,爱护环境和一切生命。

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敬畏造物主,善待生命万物。人有敬畏心,方能行致高远,善待万物。其实,奢侈浪费、污染环境、掠夺式开发、毁灭性开采等行为皆出于缺乏敬畏之心。只有胸怀敬畏,才能珍惜生命,才能保护大自然,建立起节约型社会。

伊斯兰教引导人们认识大自然、关心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将大自然中的一切现象看作是真主的迹象,将大自然中的万物看作是有生命、有感知的存在。“七层天和大地,以及万有,都赞颂他超绝万物,无一物不赞颂他超绝万物。但你们不了解他们的赞颂。”(17:44)“在大地上行走的兽类和用两翼飞翔的鸟类,都跟你们一样,各有种族的。” (6:38)“你难道不知道吗?在天上的和在地上的,与日月群星,山岳树木,牲畜和许多人,都叩拜真主”。(22:18) “万物皆在叩拜真主”,这样的表述蕴含着对万物的褒奖和爱戴,启发人类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大自然中的万物。

《古兰经》对大自然的描述充满了和谐与美丽,让人类以感恩、欣赏的眼光看待大自然,引导人们去爱护大自然,守护美丽的人类家园。“教人观察自己的食物吧!我将雨水大量地倾注下来。然后,我使地面奇异地裂开,我在大地上生产百谷,与葡萄和苜蓿,与橄榄和海枣,与茂密的园圃,水果和牧草,以供你们和你们的牲畜享受。”(80:24-31)

《古兰经》甚至以动物、昆虫、植物、矿物、自然现象直接为章节命名。以动物命名的有《黄牛章》《牲畜章》《象章》,以昆虫命名的有《蚂蚁章》《蜜蜂章》《蜘蛛章》。当时很多人对此就十分不解,不知道这些诸如昆虫、蜘蛛 类的微小物体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真主的回答是:“真主的确不嫌以蚊子或更小的事物设任何譬喻”。(2:26)以植物命名的有无花果章》,以矿物命名的有《铁章》,以自然现象和天体命名的有《雷霆章》《星宿章》《黎明章》《太阳章》《夜晚章》《上午章》《时光章》,以环境和地方命名的有《山岳章》《地方章》《沙丘章》《石谷章》《山洞章》。如此众多象征意义的命名,其含义不言自明。

穆圣曾经禁止谩骂风,穆圣说:“你们不要谩骂风,风发自真主的恩惠。风可能带来恩典和惩罚,你们要向真主祈祷恩典的风,求真主免去危害的风。”(艾哈迈德辑录)穆圣的弟子伊本·麦斯欧德传述:“我们在吃食物的时候,听到食物在赞颂真主。”(布哈里辑录)圣门弟子盖塔德传述:“包括植物在内的一切生命体都在赞美真主。”这种对待大自然和万物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管中窥豹,体会伊斯兰教倡导的博爱胸怀。

伊斯兰教的环保理念正是通过培养敬畏心、树立责任意识、爱护环境、喜爱环境的情感来铸造的。

众所周知,朝觐是伊斯兰教五大功修之一,而朝觐活动当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受戒,受戒所守持的戒律则主要包括严禁狩猎,严禁伤害动物、植物。

在伊斯兰教历史上,出现了专门为保护候鸟迁徙而建立的慈善基金,为收留流浪猫、流浪狗,以及医治染病的动物而建立的基金。伊斯兰教以慈爱为道德的基本准则。穆圣说:“不慈爱(万物)的人,就不会得到真主的慈爱。”(两大圣训辑录)

在伊斯兰教关爱生命、保护动物的感召下,圣门弟子当中涌现了大量动植物保护者。圣门弟子阿迪曾经将面包屑撒到蚂蚁附近,说道:“这是我们的邻居,我们负有邻居的义 务。”圣门弟子艾布·戴阿达看到自己的一匹牲畜即将死亡的时候说:“牲畜啊,到了后世,你不要在造物主的面前告我的状,我可没有让你超负荷担负东西。”伊斯兰教长老艾 布·伊斯哈格·西拉子和自己的弟子在路上行走,路上出现了一只狗,有人就加以驱赶,这位长老连忙制止,并解释说:“难道你不知道,道路是我们和动物所共有的?”非但如此,一些学者甚至主张,“谁家里如果跑进来了一只瞎眼的猫,这家人就有责任义务为这只猫提供食物。”因为瞎眼猫无法寻觅食物,所以更需要特殊照顾。这些无不真切反映出穆斯林对待生命万物的纯真态度。

伊斯兰教关注的不仅仅是节约一滴水、一颗粮,而且是与宇宙万物的和谐相处,倡导建立绿色环保、健康和谐、和睦共处、可持续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原载于《中国穆斯林》2022年第四期)

(作者系郑州伊斯兰教经学院教师)

相关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
提倡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传统美...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倡导勤俭节约,...
今天,我们汇聚一堂,就在宗教界开展崇...
6月24日,中国伊协积极贯彻全国性宗教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