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北关清真寺爱国主义事迹

 一、场所简介

盐池县北关清真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县城,筹建于1942年。1984年进行了重建,1987年又面街新建了二层楼。该寺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由门楼、礼拜大殿、厢房、教长室、沐浴室和灶房组成。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盐池县城的外来人口与日俱增,现在以北关清真寺为宗教活动地的1,000多名穆斯林群众,与当地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回族群众风俗习惯依旧,宗教信仰自由,生活愉快,安居乐业。因北关清真寺在抗日战争时期对促进民族团结、密切民族关系、维护祖国统一、开展多种共建活动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使北关清真寺的红色革命精神激励盐池回汉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盐池县委、县政府又对北关清真寺进行了新的规划,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群众宗教生活需要,传承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二、主要事迹

解放前,盐池县城只有9户回族群众居住在北关,以开旅店和饭馆维持生计,后来就只剩下5户回族群众继续在此经营。1936年5月下旬,彭德怀亲自率领红十军团左翼部队由定边的红柳沟进入盐池境内。进入盐池后,彭德怀很注重民族团结和统一战线,颁布了相关禁令:1.严禁驻清真寺;2.不准吃猪肉及提“猪”字;3.不在回民区筹款及打土豪。6月21日盐池县解放,遂成为陕甘宁边区的西北门户和前沿阵地。马鸿逵为了反共,实行“双丁抽一”的征兵政策,对象为15至50岁的男子。敌占区的老百姓为躲兵灾,只有举家迁逃。灵武、同心等地的一些回、汉群众举家逃往已经解放了的盐池、定边等地,盐池县城逃难来的回民群众共有7户30余人,均定居于县城北关,以卖馍馍等小生意糊口,也有人冒着生命危险背盐到敌占区进行贩卖,换取大米、日用品等,同时收集敌占区所见所闻,为共产党通风报信,深受党的信赖。

1938年,回民王英在盐池县城北关开了清真饭馆,1939年杨茂旅店开业。随着共产党民族宗教政策不断深入,尤其是1939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民族政策上明确规定:1.蒙古族、回族在政治上、经济上有与汉族平等的权利,依据民族平等的原则,联合蒙古族、回族共同抗日;2.尊重蒙古族、回族之信仰、宗教、文化、风俗、习惯,并扶助其文化发展等。这些民族政策的颁布与实施,极大地鼓舞了回族群众,他们利用自己开设的旅店和饭馆,对往来客商宣传边区政府抗日救国的道理和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过往客商们感到解放区人民友爱互助、民族团结的真情所在,为宣传边区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42年是陕甘宁边区最为艰苦的时期。粮食、布匹、日用品极为匮乏。马鸿逵对边区实行军事和经济双重封锁,在国民党县政府所在地惠安堡驻扎兵团,并设立了海子井到马家滩一带的封锁线,对运往解放区边境邻近乡村的粮食、日用品、布匹等物资均以通共资敌罪论处。骑兵团每日在封锁线边沿巡逻,抓获带粮食、日用品到解放区或邻近乡村看望亲戚的老百姓或小商贩。缴获的牲畜一律打上火印,交马鸿逵辎重营使用。在马鸿逵严密的经济封锁下,国民党统治区和解放区的民间交流、商业流通几近断绝。但逃向解放区的回、汉群众仍然源源不断。据1942年6月24日《解放日报》报道:上半年盐池全县计有从宁夏、榆林新来移民99户464人,在政府与当地老户的帮助下均已安置妥善。县委书记肖佐汉告诫各级干部,必须重视此工作,以便使那些在外面受尽颠沛游离之苦的移民,到边区后即能安居乐业,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因移民、难民和逃兵中不少是回民,为了加强民族团结,盐池县党政领导和中共金灵工委都十分重视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回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在当时的陕甘宁边区统战部部长孙殿才、苏维埃盐池县长孙璞及延安派来的马盼三等同志的亲切关怀下,由红色政权出资,资助小米20石(合6,000斤)、大榆树一棵(做门窗、桌凳),在陕甘宁边区的统战部部长孙殿才(当时化名赵部长),在县城北关筹建了清真寺。北关清真寺建成后,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地下工作站,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盐池县政府经常派人员到清真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向居住在盐池县城北关的外地或本地回民群众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道理,扩大了党和政府的影响力。同时,回族群众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敌占区发展统一战线朋友,对陕甘宁边区做出了较大贡献。

相关新闻
 一、场所简介 盐池县北关清真寺位...
 一、场所简介 哈达铺清真寺位于甘...
 一、场所简介 红光清真寺位于青海...
 一、场所简介 清真北大寺坐落在济...
 一、场所简介 安徽省安庆市南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