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成立70周年座谈会19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会见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领导班子成员,并同全体代表合影。王沪宁对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成立70周年表示祝贺,向全国伊斯兰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众致以诚挚的问候。他表示,中国伊斯兰教界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确保伊斯兰教工作的正确方向。
王沪宁表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成立70年来,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带领伊斯兰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众坚守中道、团结进步,坚持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王沪宁表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中国伊斯兰教界要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伊斯兰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众弘扬爱国优良传统,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深入推进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加强经学思想建设,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教职人员队伍。要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坚持全面从严治教,加强伊斯兰教协会自身建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石泰峰参加会见。
(来源:新华社)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凝心聚力70年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空前团结,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我国广大穆斯林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尊重和保护,各项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1952年7月,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知名人士包尔汉•沙希迪、刘格平、赛福鼎•艾则孜、杨静仁、达浦生、马坚、庞士谦、马玉槐等在京召开会议筹备成立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经过近1年的筹备,1953年5月9日至11日,中国伊斯兰教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团结统一的全国性伊斯兰教组织——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宣告成立。从此,党和政府与广大伊斯兰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众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和联系的纽带,新中国的伊斯兰教事业步入了崭新的时期。我国伊斯兰教事业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深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关爱。1956年12月22日,毛泽东、朱德等在中南海亲切接见出席中国伊斯兰教第二次全国代表会议的全体代表,并与大家合影留念。1957年12月2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等在中南海又亲切接见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首届毕业生和中央民族学院毕业生。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令大家终生难忘,至今温暖和鼓舞着我国伊斯兰教界人士与穆斯林群众。改革开放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全面恢复和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宗教工作,亲切关怀宗教界人士。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与我国伊斯兰教界人士倾心交流,真挚情怀如清泉流入大家的心田。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宁夏银川新城清真寺和新疆乌鲁木齐洋行清真寺,看望伊斯兰教界人士,并与大家亲切交谈。“我国的各民族和宗教是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只有落地生根才能生生不息。”习近平总书记满含深情的话语直抵人心,指引我国伊斯兰教界前进的方向。在党的厚重恩情滋养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照耀下,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团结带领全国伊斯兰教界坚定不移地走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光明大道。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协助党和政府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引导广大伊斯兰教界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倡议在伊斯兰教界开展以“助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爱国主义学习教育活动,举办“中国穆斯林爱国思想和实践研讨会”,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平祈祷活动,抒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各地涌现了许多穆斯林支援一线的感人故事,谱写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壮丽篇章。
引导信众正信正行
宣讲卧尔兹,是伊斯兰教教职人员传统的讲经宣教方式,引导穆斯林群众守正信、行正路,这也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自成立开始发挥思想引领的重要方式。1996年3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举办首届全国卧尔兹演讲比赛,至今已举办了14届,从11届开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活动鲜明的主题。2001年,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成立,一批爱国爱教、有学识、有影响的阿訇、毛拉组成委员。他们以编写新卧尔兹创新推动解经工作,在全国推广的讲经范本《新编卧尔兹演讲集》就是委员会的重要成果,弘扬伊斯兰教中适应社会进步的积极主张,引导穆斯林明辨是非,反对极端、抵制分裂。召开伊斯兰教中道思想研讨会,与俄罗斯和中亚五国伊斯兰教组织联合召开伊斯兰教中道思想国际研讨会,大力弘扬中道思想,共同应对极端主义挑战。不断深化经学思想建设,不断提升新时代解经水平,为伊斯兰教涵养中华文化品格。
促进宗教健康传承
2018年5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东四清真寺举行“四进”清真寺活动启动仪式,倡议开展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清真寺活动。这一创新举措,得到了各地伊斯兰教界的广泛响应,成为推进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生动实践。早在1957年7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创办《中国穆斯林》杂志汉文和维吾尔文版,2006年10月和2014年6月,分别开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汉文和维吾尔文网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共同搭建起宣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引导信众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促进伊斯兰教健康传承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聚焦伊斯兰教中国化研究,先后推出《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中国伊斯兰教简志》等重要工具书,为伊斯兰教界理解和实践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开展有组织朝觐服务信众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穆斯林对履行朝觐功课充满期待。1955年4月,被誉为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万隆会议召开。时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的达浦生阿訇担任宗教顾问随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期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斡旋下,新中国首个朝觐团获得沙特政府同意,并于3个月后顺利成行。从此,我国开启有组织朝觐的序幕。改革开放后,信教群众的宗教生活恢复正常,中断多年的中国穆斯林朝觐活动也随之恢复。1979年中国朝觐团一行16人赴沙特麦加履行朝觐功课。1990年,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首次开通北京直航吉达的朝觐包机,大大减轻了朝觐人员的旅途劳顿。朝觐人员在国外因祖国强盛广受礼遇,不断强化国家意识,传播和平理念,践行文明行为,朝觐之旅成为名副其实的爱国之旅、和平之旅、文明之旅。
开展对外友好交往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积极服务国家外交事业,助力国家破除外交困局。改革开放后,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先后接待了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沙特国王阿卜杜拉、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印度尼西亚总统瓦希德、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等。进入新时代,继续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不断扩大国际交往朋友圈,涵养更多知华友华力量。2017年,会长杨发明接待应邀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2023年,会长杨发明接待了应邀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伊朗总统莱希和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人心、凝聚力量。近年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创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承办了“2010中国—印尼伊斯兰文化展演”、“2012中国—土耳其伊斯兰文化展演”、“2014中国·马来西亚伊斯兰文化交流会暨中国伊斯兰文化展”等,向世界讲好中国伊斯兰教故事,展现绚烂多彩的中国伊斯兰文化。
开展宗教教育培育教界人才
195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我国第一所全国性的伊斯兰教高等学府——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创立。改革开放后,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选派了新中国第一批10名留学生,前往埃及艾资哈尔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留学深造,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伊斯兰教人才。2014年成立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2023年3月教工委完成换届,以学位授予、教师职称评审、教师资格认定和统编教材推广使用为重点,努力培养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新时代高层次伊斯兰教人才。目前,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已形成具有学士、硕士教育的体系和全国本科班、新疆本科班、阿訇本科学历班、阿訇培训班、研究生班并存的教学格局,培养的人才已成为各地爱国伊斯兰教教职人员队伍中的领头雁。
坚持全面从严治教
1993年,中国伊斯兰教第六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审议通过了《清真寺民主管理试行办法》,这是我国伊斯兰教界第一个自我管理的教务制度。为配合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及与其相配套的部门规章,《清真寺民主管理试行办法》修订为《清真寺民主管理办法》,新制定《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伊斯兰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聘任办法》和《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行为守则》。根据时代需要,对其不断修订完善,并推动落实。2022年9月,成立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监事会,营造风清气正的教内生态。迈上新征程,期待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继续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聚焦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主线,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伊斯兰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众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开展民间外交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积极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努力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